•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长辈版|
  • 无障碍浏览|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东向发展春潮涌(上)

阅读次数: 作者:宣城日报 信息来源:宣城日报 发布时间:2018-07-05 16:10
[字体:  ]

东向发展春潮涌(上)

阅读次数:1 信息来源: 宣城日报 发布时间:2018-07-05
 
[字体:  ]
 

   “屏障东南,襟带江淮。”在地图上,我市是全省唯一与江苏、浙江都毗邻的城市。

    作为皖东南门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到“向苏浙对齐、在全省争先”,再到如今的“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近三十年来,我市坚持“东向发展”战略不动摇,全方位扩大开放型发展,谱写了一页页绚丽的篇章!

    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三十载,征程砥砺,收获满满。

    站在全新的起点,我们徐徐回眸,梳理这段不平凡的“融入史”,回望东向发展的风雨历程。

    

    东风浩荡,大展宏图。

    一直以来,宣城都有着浓厚的“长三角情结”。

    地缘相近、人文相亲、风俗相承、商缘相连,我市与沪苏浙交流合作源远流长。

    早在1990年,当时的宣城地委、行署就抓住浦东开发的重大机遇,适时出台《关于参与皖江、浦东开发的意见》,强调抓住机遇,强化自身,发挥优势,迎接辐射。

    进入千禧年,宣城“向东看”的视野更宽、步子更大。一个个重要时间节点,勾勒出奋进的坐标,设定了前行的节奏——

    2000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宣城撤地设市,2001年1月,挂牌成立,我市自此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彼时,市委、市政府以撤地设市为契机,积极探索符合宣城实际的发展战略,在全省率先确定东向发展、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的发展战略!

    2001年12月17日,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进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加快宣城经济发展的决定》,着力从思想观念、发展环境、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和工作作风上与苏浙沪对接。

    目标一以贯之,战略始终不变——

    2003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坚持融入苏浙沪经济圈不动摇,坚持推进工业化不动摇,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坚持发展民营经济不动摇的工作指导方针。

    2004年年底,为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号召和大力推进东向发展的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全省奋力崛起中争先进位和争当全省东向发展排头兵的目标要求,并作出《关于在全省奋力崛起中加快发展争先进位的决定》,以更加积极有为的姿态推进融入战略的深入实施。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2009年2月,我市与合肥、芜湖、马鞍山等9个城市被列入安徽省设立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按照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我市先行先试,更加积极主动参与泛长三角的分工合作——

    围绕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提出争当示范区建设先行区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提出把宣城建设成为皖东南新兴文化生态型中心城市、苏浙皖边界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区、面向长三角的“三基地一枢纽”,使融入战略增添了新内涵,获得了新发展。

    这是鼓舞人心的新目标,更是催人奋进的动员令。当号角吹响,一幅好蓝图已然绘制,一段新征程已经开启。

    

    东风浩荡,征帆正满。

    一直以来,在实施“东向发展”战略过程中,我市始终步履铿锵、干劲十足。

    东向发展,我市有着近水楼台的地域便利——

    我市是连接安徽省乃至中西部地区与长三角经济区的纽带,由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市与苏浙沪的相对距离大大缩短,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东向发展,基于审时度势的战略考量——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区域封闭已被打破,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的时机已经成熟。

    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乘势发展。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我市“东向发展”战略迎来更大的历史机遇,与苏浙沪地区的经济融入更加深化。

    这是一段段踏石留印的奋进征程——

    2010年,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我市被确定为“一主两翼”中的一翼,在产业培育、土地使用、区划调整、户籍改革等方面赋予了诸多优先权,为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

    2013年8月,我市加入南京都市圈,使宣城发展成为南京都市圈次中心城市有了可能。

    2014年3月,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生态区规划获国务院批准,我市下辖的泾县、旌德、绩溪为核心区,这不仅为我市做大做强面向苏浙沪的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重大机遇,而且也为实现最终成为苏浙沪“后花园”和度假休闲基地提供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保证……

    格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补短板、破桎梏、谋创新、促发展,在东向发展、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我市以永不满足、永不停步的进取精神,在全国、全省努力争先进位、敢为人先。

    

    东风浩荡,雷霆万钧。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提出希望安徽“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声如洪钟,震彻江淮。总书记的殷切期盼,擘画了安徽领跑发展的“路线图”,也激发了宣城全新跨越的“动力源”。

    历经春天的播种和夏天的耕耘,金色的秋天,总会给人带来特别的期待。

    2016年,丹桂飘香的时节,市第四次党代会隆重召开。这次非同寻常的会议确立了新目标:加快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

    这是对殷切期盼的踏实回应,更是对发展战略的清晰规划。

    新目标契合市情。撤地设市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带领下,全市上下筚路蓝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蓄积了前进的力量。

    新目标恰逢其时。实践证明,我市已经具备建设皖苏浙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发展机遇叠加,中心城市要素汇聚,区位条件更加凸显。

    2016年10月,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支持宣城打造成省际交汇区域中心城市,推动芜马宣城市组群建设。

    这是省委、省政府寄予的厚望,“努力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

    这是建设内陆开放新高地的现实选择,我市已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员,必须对标先进、缩小差距、追赶跨越。

    对标先进,起点是观念更新——

    2016年10月28日,《关于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沪苏浙的实施意见》发布,提出“目标往东看,步子靠东迈,身子朝东挤,位次向东排”,着力打造安徽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示范区。

    一天后的10月29日,市委发布《关于在全市开展观念更新学习讨论活动的决定》,提出“刀刃向内、自我革命”。

    在此项《决定》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列举式分析了宣城在思想观念上的八个问题:小富即安、因循守旧、叶公好龙、搞花架子、拼劲不够、不敢担当、得过且过、不愿作为。

    在接受《决策》采访时,市委书记韩军表示:“观念更新是为促事业革新,如何落地极为重要,学而不做,无法走出新路。”

    2016年11月8日,在省第十次党代会刚刚结束,全市“践行新发展理念、学习对接苏浙沪”暨观念更新学习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召开。

    会上,市委书记韩军强调:要以对标一流的决心见贤思齐,全力学习借鉴对接沪苏浙,做到等高一体;要明确比学追赶的目标,按照“努力成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的要求,在市级、县市区、省级以上开发区三个层面确定赶超对象。

    市长张冬云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学习讨论活动中,牢固树立和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对标对接沪苏浙。

    对标先进,突破是互动交流——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率先垂范,率党政代表团赴上海、赴杭州、赴南京、赴湖州,推动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互动,先后与上海松江区、闵行区和南京市、杭州市、湖州市分别签订合作交流协议。

    市委分两批派出55名干部赴上海、浙江等地学习挂职,既带回新理念,也带回了沉甸甸的项目。2017年,实现投产项目9个,开工项目16个,签约注册项目38个,洽谈项目75个。

    此外,闵行区、松江区和湖州市党政代表团先后来我市考察。

    对标先进,姿态是敢想敢干——

    突出科技合作,推动创新要素加速对接。由云海大数据、天下图等沪苏浙知名信息化企业入驻的宣城智谷软件产业园,成为全省唯一的省级软件与信息服务集聚区。与长三角生物功能产品研究院等21家知名院所企业合作的宣城宛陵科创城启动建设。

    突出产业承接,推动产业发展融合对接。把沪苏浙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强化精准招商,制定产业对接计划,设立驻点招商队伍,现场对接承接。

    突出互联互通,加快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全面推进铁路公路、航道航空、物流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与沪苏浙无缝对接、互联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

    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针,是发展的指挥棒,是凝心聚力的风向标。

    2017年7月,市委发出“向苏浙对齐,在全省争先”的号召,要求全市上下树立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明确赶超目标,自我加压,用功发力,实现在全省争先的目标。

    激发活力、积蓄动力、汇成合力……全市上下高奏“向苏浙对齐,在全省争先”主旋律,开拓进取、奋勇争先!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进入新时代,站在新起点,宣城又踏上新征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