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色传统 建设美好宣城 ----------王成吉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学习党史,缅怀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传统 , 对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宣城,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安徽宣城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风和雨、血与火的洗礼,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领导中国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完成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历史性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想解决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荜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为有这样伟大的党感到自豪和振奋。
一百年来,宣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传承新四军“铁军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是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1607.5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4 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1000亿元和2000亿元。一批新投资的项目正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政策优势、区域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显著提升。产业结构由原来的一二三调整为二三一,第一产业占比达10%,第二产业占47.2%,第三产业占42.8%;创新能力和潜力居全省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51.8%和56.9%,居全省第2位和第3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4.8件。三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京福高铁、商合杭高铁开通运营,有6个市县通高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第3位,从市到县1小时交通圈已形成;村村通公路,结束了长期以来偏远山区不通车的历史。宣城市市区面积由建国初期3.49平方公里增至65.5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66万,城镇化率升至57%左右。市县建设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规划馆等设施,公园广场遍布城乡。高楼林立、道路宽广、绿树成荫,景观亮丽。家家户户用上了电、自来水、天然气、网络。区域内建有陈村水库、港口湾水库、绩溪抽水蓄能电站,防洪排涝抗旱能力大大增强。四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坚持不懈打赢环境污染战,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淘汰落后产业、发展绿色产业,pm2.5平均浓度、优良天数比例均居全省第二位,实现了天蓝水清山美空气优,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五是民生福祉持续提高,全面小康目标如期实现。9.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0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榜。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2134元、18928元,居全省第4位。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低保标准持续提高;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合工大宣城校区、宣城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实现全覆盖;医疗救治能力、公共卫生水平大幅提升;法治宣城、平安宣城建设不断加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居全省前列,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六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英雄模范人物呈出不穷。长期以来,宣城市各级党组织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党的建设质量不断提高,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如全国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王直、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官东、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会明、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李夏、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章建军等,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宣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经过多年努力,宣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历史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文房四宝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知名度美誉度大大提升。
如今的宣城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奋力追赶、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决不能有停下来歇歇脚的思想,要以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为契机,从党史和新四军在皖南的历史中吸取奋进的精神和力量。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持不懈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政治信仰,增强政治意识,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紧紧抓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南京经济圈、杭州都市圈等重大战略机遇,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标沪苏浙、争当排头兵,全力推动一地六县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建设,使之成为产业合作区的示范。坚持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制造强市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三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谆谆教诲,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解决好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办证难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要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高斗争本领。斗争是党的鲜明品格,百年党史就是一部斗争史。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开启宣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将会遇到许多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发扬敢于拼搏的斗争精神,越是艰险越向前,推动各项事业爬坡过坎、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五要大力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一股革命加拼命的精神。宣城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宣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我们要运用好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王稼祥故居、宣城好人馆等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新四军“铁军精神”、宣城“三自三争”精神、宣城“好人精神”中感悟使命、汲取力量,提升精气神,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